
一针一个穴位,出手又准又快,不少患者和同行赞誉她的针灸“绝活”;医术精湛,对患者热情周到,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称赞她“德医双馨”;在中医传承道路上她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福音……
她就是获评2024年“衡阳好医生”、耒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康复学科带头人杜涛,从事中医康复27年。在工作上,她严谨细致热忱满怀;对待患者,她医者仁心视病如亲。
妙手银针 指尖“圈粉”
走进耒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中医康复科,络绎不绝的患者在这里进进出出。只见杜涛一袭白衣穿梭在病床间,手握小小银针,押手、刺入、捻转、提插……行云流水间,患者紧皱的眉头慢慢松开。
在与患者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预约挂号就诊的大多都是熟人介绍,杜医生医术精湛有口皆碑。“只要给杜医生说了病情,她一眼就知道哪里需要针灸。”
今年77岁的伍曼丽是耒阳老文艺工作者,患有腱鞘炎、腰间盘突出等中老年病,经常手足肿胀、颈椎腰椎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杜涛通过辨症施治制定治疗方案,分别采取温针灸、小针刀、腰椎牵引、超短波方式进行综合治疗。“精准祛疼痛,患者最舒心。中医不愧是传统文化的瑰宝,经过杜医生的妙手仁心,我的疼痛感都消失了,又能回归正常的节目排练了。”在出院后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激之情,伍曼丽将心意写在锦旗上——医术精湛铸美称 医德高尚施仁爱,送到了杜涛所在的科室。
从医以来,类似这样的锦旗和赞誉,杜涛已不知收到多少,“圈粉”很多。这不仅是对她“妙手银针”的认可,更是对她“医德双馨”的肯定。
仁心仁术 年轻的“老”中医
“您最近有没有感觉舒服一点,吃饭怎么样,睡眠好不好?”坐在诊疗台,杜涛细致地与患者交谈,她时而凝神触摸脉搏,时而轻声询问病情,面庞上始终洋溢着温和的笑容。
谈及中医,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在其前冠以“老”字,认为要活到老,学到老,方能悟出其中精髓。46岁的杜涛是湖南省疼痛委员会委员,在中医康复的坐诊专家中堪称“中青派”,然而很多患者纷纷求诊于她,称赞她是一位医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值得信赖。
“杜医生人虽然年轻,但医术高医德好。邻里亲朋求医问诊,我都是不遗余力地推荐他们来这里。”70多岁的患者刘奶奶告诉记者,去年自己不幸因车祸导致脑外伤出血,术后一直瘫痪在床,肌力0级。但杜涛和其他医护人员并没有放弃,而是采取电针、头面部拨筋和康复手法、中药调理等中医康复措施进行治疗。现在刘奶奶肌力和平衡功能恢复,重新站了起来,基本正常行走,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她万分感激,送来了锦旗“中医银针创奇迹,康复治疗获新生”。这也是耒阳市运用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结合现代医疗技术治疗脑外伤术后的众多成功病案中的一例。
创新传承 弘扬中医药文化
杜涛还是一位热心公益、致力于传播中医文化的使者。她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之中,多次到湘南监狱及周边、社区乡村等地开展“中医下乡”义诊活动,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的中医康复服务,以精湛的医术治愈了中老年患者的病痛,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杜涛还是一名耒阳市政协委员。她心系群众健康,认真答好“委员答卷”,其调研撰写的《耒阳社区养老建设》《中医传承与发展》等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获评了2022年“优秀政协委员”的称号。
择一事,终一生,尽其责。“传播中医药文化是传承中医药的命脉所在,我要把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中医精神发扬光大,让针灸这一国之瑰宝薪火相传,让更多人感受中医药的魅力。”27载的坚守,杜涛运用传承千年的小小银针,书写出属于自己的新时代答卷。她表示,今后将用自己的行动,继续践行医者的初心和使命,给患者提供更方便、更优质、连续性的中医康养服务,做群众有温度的健康守护者。(记者 赵娟 梁梓坤 陆春艳)
一审:赵娟
二审:杨明涛
三审:谢翰林
责编:周紫红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简讯】三架街道:屋场恳谈话安全 交通出行筑防线
喜讯!耒阳市文联志愿服务队荣获全省 “三下乡” 优秀团队称号
夏塘镇:严查涉摩涉电违法!守护农村道路安全出行
耒阳市举办2025年结核病防治暨入学新生肺结核筛查工作培训班
我市生源地助学贷款机构下沉试点工作获好评
情暖“八一”:老兵“见”老兵 暖人又暖心
联通引领数智转型 政企协同共绘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耒阳市党员教育培训“周五课堂”:《奋进新时代》上、下集
下载APP
分享到